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。對購房者來說,往往希望自己拿到的是個性化的精裝房,而不再是千篇一律的“樣板間”。然而對企業而言,如想滿足購房者所需,將其個性化需求進行標準化,再規模化生產,施工環節如何落地是個難題。
好在,隨著VR、AR、BIM等新技術的不斷進步,全新的數字化時代開啟,讓規模化滿足個性化需求成為可能。前不久,在房地產界壹號會議“2017中城聯盟論壇”的BIM分論壇現場,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搭建了這樣一個場景展示區:戴上VR眼鏡,你就可以瀏覽房屋模型和數字樣板間;動動手指,便可以心隨意動,使住房環境發生改變。
數字化家裝為個性化房屋裝修找到了可行方法。通過數字精裝,在實體家裝之前進行數字化家裝模擬,把實體家裝的隱蔽問題前移并進行解決,從而徹底解決客戶在實體家裝過程中難、關、痛,這是家裝業務的新模式。唐吉訶德CEO張洋在BIM分論壇上。通過真實的案例分享,剖析了數字精裝的理念和邏輯。
在論壇上講解數字精裝
數字精裝有三大過程:數字深化設計、數字施工模擬、數字運維交付。在設計階段,通過BIM數字深化仿真技術將設計效果模型自動解碼為工序級的構件單元,可以有效保障設計施工一體化,降低返工率。相較之下,返工率將比傳統施工降低90%。在實際施工之前,為保證一次成型,數字模擬階段必不可少。利用BIM5D施工模擬技術對每道工序級施工方案進行BIM5D施工模擬,可以輸出包括進度、成本,人工、材料、機械在內的最佳施工方案及施工組織計劃,將工程成本優化到40%。一個真正的工程,除了施工過程,還有產品供應商供貨的過程。數字精裝中采用C2F模式,在實體施工開始之前,只要業主定好設計需求及材料,系統即可把主材相關數據信息發送給供應商,供應商下單生產與施工進度并行,可以有效縮短工期至少50%。90%、50%、40%,三個核心數字的效果達成,真正解決了業主實體裝修過程中的難、關、痛,讓裝修過程好、省、快。
中糧祥云小鎮建設就是數字精裝的典型案例。這是一棟305平米、平墅,歐式風格的建筑,如果采用傳統施工方式,至少將耗時6個月,然而通過數字施工,短短2個月,已經可以入住。數字精裝施工的優勢由此可見一斑。
當然,只有施工的系統化方案是不夠的,更關鍵的是“落地”。管理工人到崗位級,才能真正保障施工的落地,進行數字化施工。如何進行工人崗位級管理?張洋指出:用數據去武裝工人。工人通過APP接單,可以在APP端看到所有需要的三維施工圖紙、工序工法指導、相關工程量和進度信息。當有變更時,系統會自動調整,實時刷新。管理人員和業主也能夠通過APP實時掌握施工情況,并且可以遠程驗收及支付,免除裝修奔波之苦。
通過數字精裝施工,工程竣工時,業主將擁有“兩個家”。一個是實體的家,一個是“數字家”。在這次大會上,廣聯達首提“數字家”概念。廣聯達董事長刁志中解釋說:數字家服務平臺打通虛實、有效融合,實體家通過數字化,在虛擬世界完整呈現,可以為人們提供個性化服務、人性化關懷、定制化產品等,充分滿足每個人的需求,成就美好家園的夢想。
“數字家”模型由施工過程中的大數據采集和數據自動解碼形成,包含工程中的所有運維修繕信息。比如所有相關主材的售后運維信息、裝修工序、隱蔽工程、圖紙、模型化,甚至新風系統的功率等。業主通過這個“數字家”,將更加自如地應對房屋在日后生活中的運維修繕和改造。如果想在墻上鉆孔,打在哪兒不會影響墻面結構,完全可以通過查看“數字家”來確認。未來,將“數字家”和電商連接,甚至可以真正形成場景式的消費電商。
廣聯達董事長刁志中說,“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家,但過去因為技術不成熟,個性化成本太高,只能按照工業化的方式去生產建筑,導致很多遺憾。而當下,全新的數字化時代,讓規模化滿足個性化需求成為可能”。作為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服務商的廣聯達,在建筑行業深耕多年,圍繞建設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,以建設工程領域專業應用為核心基礎支撐,以產業大數據、產業征信、產業金融等為增值服務。面對行業變革,廣聯達憑借多年的BIM技術研發實力及實戰經驗沉淀,已經走在建筑產業數字化的前列。愿與行業伙伴攜手,共同助力建筑行業發展變革。